• Find

  • Explore

  • Universe

  • Ghost

  • Discuss

  • 印度古城毁灭之谜,外星人难道早已登录地球?

    宇宙之迷libaoyi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202 人围观 • 2022-09-11 23:06 • 来自相关话题

    考古学家始自1922年的发掘表明,在约5000年前的印度河流域,有一座繁华的城市突然在瞬间被摧毁了。它的遗址被命名为"摩亨佐·达罗",在印度语中即是"死亡谷地"的意思。可不少学者认为不如称它"核死丘"更合适些。




    "核袭击"说

    持续多年的发掘使掩埋在厚厚土层下的史前文明古城废墟重见天日。在这里,考察人员找到了此地发生过多次猛烈爆炸的证据。爆炸中心1平方公里半径内的所有建筑物都成了齑粉,距中心较远处发现了许多人类骨骸。从骨骸摆放的姿势可以看出,死亡的灾难是突然降临的,人们对此毫无察觉。这些骨骸中都奇怪地含有足以与广岛、长崎核袭击死难者相当的辐射线含量。不仅如此,研究者们还惊奇地发现:这座古城焚烧后的瓦砾场看上去极像原子弹爆炸后的广岛和长崎,地面上还残留着遭受冲击波与核辐射的痕迹。




    史册上记载了灾难发生时的情景:"先是震耳的轰鸣,接着是一道闪电,南边天空一股火柱冲天而起,比太阳还耀眼的火光把天空割成两半。房屋、街道及一切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天火烧毁了……




    "这是一枚弹丸,却拥有整个宇宙的威力,一股赤热的烟雾与火焰,明亮如1000颗太阳,缓缓升起,光彩夺目……









    "可怕的灼热使动物倒毙,河水沸腾,鱼类等统统被烫死;动物的尸体烧得如焚焦的树干,毛发和指甲全都脱落了;盘旋的鸟儿在空中被灼热烫死;食物受染中毒……"




    难怪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认为,这部印度古代叙事诗记载的分明是史前人类遭受核袭击的情形。




    考古学家在西亚伊拉克境内的幼发拉底河谷地也曾发现过类似南亚"核死丘"的遗迹。考古学家在这里一层层地挖下去,发现了历时约800年的史前文明。在最底下的一层,挖出了类似熔合玻璃的东西。科学家最初并不知道这是什么,直到后来美国在内华达州核试爆场留下了与其完全相同的熔合玻璃的遗物。而这种"核熔玻璃",人们已在恒河上游、德肯原始森林以及撒哈拉沙漠、蒙古戈壁滩等地陆续发现了好多。这些地方都分布着一些焦地废墟,有的废墟中大块大块的岩石被粘合在一起,表面凸凹不平;有的城墙被晶化,光滑似玻璃,连建筑物内的石制家具表层也被玻璃化了。而造成岩石熔化需要2000℃左右的高温,自然界中的火山喷发或森林大火均不能产生这么高的热能,惟有原子弹爆炸才能提供如此条件。




    "黑闪电"说

    也有人不同意上述说法。前苏联一些科学家认为,"摩亨佐·达罗"的毁灭应从大自然自身找原因。他们认定这是"黑闪电"(球状闪电)作的孽。




    那么,黑闪电究竟是什么东西?据他们分析,它实际上是大气中经过太阳辐射、宇宙射线和电场作用后形成的活泼化学物质,如臭氧、氧化氮、羰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等等。这些物质能够浓缩,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不仅能燃烧发光,而且在大量积聚时极易发生猛烈爆炸,产生10000℃~15000℃的高温。它们还能散发出有毒气体,致人于死地。不过它们在寒冷状态中能长时间不释放能量和发光,不能轻易看见,黑闪电即因此而得名。黑闪电较轻时,在空气中自由飘荡,当密度增大变重时,便降落地面,常常放出耀眼的光芒。




    从古代一些岩画判断,人类在5000年前就已发现黑闪电。世界许多国家的文献都有记载,其中的两次记载颇有特色:




    1910年9月21日,美国纽约有上百万居民看到城市上空飘过几百个发光物,历时3小时,这应该就是黑闪电。




    1984年9月的一天晚上,在俄罗斯联邦乌德穆尔特自治共和国萨拉普尔地区,人们忽然发现星空明亮起来,原来是许许多多白得耀眼的球状物从高空撒落。它们不是垂直落下,而是旋转着,曲折而缓慢地飘到地面,顿时地上明亮如同白昼。20公里外的集体农庄庄员都看到了这一奇观。而当地一些输电网变压器在这一奇观发生后坏了。




    1983年8月12日,墨西哥一个天文台抢拍了第一张黑闪电照片,迄今这样的照片已有几百张。从照片来看,它像是一个线团。




    按照科学家的分析和推测,"摩亨佐·达罗"居民是首先被短时间内大量积聚的黑闪电放出的毒气夺去了生命(正因为如此,他们的遗骨没有留下受撞击的痕迹),接着,城市上空发生了极其猛烈的爆炸,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和10000℃以上的高温,房屋全被摧毁,死者被掩埋,地面的石头被熔化,其威力和破坏程度不亚于一次大当量的核爆炸。经过计算,"摩亨佐·达罗"发生惨祸时,其上空空气中可能有2000~3000个直径为20~30厘米的黑闪电。




    "摩亨佐·达罗"的爆炸并非绝无仅有的一次,在文献资料中可找到几十次类似事件。




    关于"摩亨佐·达罗"毁灭的原因,上面只提到两种看法,孰是孰非,一时难下定论,也许以后会有更令人信服的解释。
    • 印度古城毁灭之谜,外星人难道早已登录地球?

    天宫一号预计今日坠毁,为何说出事概率是一万亿分之一?

    宇宙之迷MadKi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736 人围观 • 2018-04-02 08:54 • 来自相关话题

    【UFO中文网】失效航天器都是在大气中烧毁的,少数会有碎片,但从来没有砸到过人。

    世界协调时4月1日21时30分,北京时间4月2日5时30分,这是北美防空司令部预测的中国飞船“天宫一号”再入大气层的时间,地点估计是在南半球的智利附近。其他机构的预测也在这个时间点附近,误差大约在24小时以内。

    过去半年至一年,包括中国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欧空局,北美防空司令部等机构都在追踪天宫一号的的飞行轨迹,因为它自从2016 年3 月21 日设备失效任务结束之后,在近地轨道稀薄大气的影响下,坠入大气层烧毁是注定的,也是所有失效航天器的固定销毁步骤。

    在过去一个月内,国际航天机构都发布了多次预报通报天宫一号的坠落路径。欧空局多次通告称,天宫一号将在3 月底4 月初以不受控状态再入大气层。欧空局旗下的研究机构利用TIRA 雷达生成了天宫一号的雷达图像,显示它正在不断旋转的状态飞行,事实上失去控制。





    欧空局拍摄的天宫一号雷达图像

    中国航天部门避开了“不受控”这个描述,在声明中表示天宫一号的任务在2016 年超期完成之后结束,正在按计划再入大气烧毁,也给出了4 月初的再入预测时间。实际上,在燃料和电力耗尽之后,天宫一号事实上是以不受控的方式飞行的,不过这个规模的飞船理论上会在大气中完全焚毁,剩余碎片击中地面人员是数学上的小概率事件。实际上过去有几万个航天器再入大气层,一个砸中人的都没有。

    天宫一号的主要功能是测试对接技术,这是建设太空站必要的

    天宫一号是中国于2011 年9 月29 日发射的大型飞船,中国称为“目标飞行器”,因为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在轨飞行,可以简单理解成小型的太空站。2011、2012、2013 年,中国分别发射了神州八、九、十号飞船,先后与天宫一号对接,验证了轨道对接技术,宇航员也从神舟飞船进入了天宫一号,执行了太空授课等任务。





    天宫一号和神舟飞船对接的模型/Wikipedia

    轨道对接是在太空中建设长期运行的太空站的必要技术。目前全世界能够将人送进近地轨道的飞船系统有中国的“神舟”系列和俄罗斯的“联盟-TM”系列飞船,它们都是卡车大小的小型飞行器,设计在轨时间一般约为一周。这种飞船空间比较小,主要功能是运输,不具备人员驻扎在太空的条件。

    目前外层空间唯一有常驻人类的空间站,是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等多个国家联合建设运营的国际空间站,呼号ISS。在过去,曾有美国的“天空实验室”,苏联的“礼炮”“和平号”等多个空间站在太空运行,其中“和平号”在轨运行15 年,是国际空间站发射之前唯一长期运行的太空站。

    能够满足长期住人的功能,是空间站和飞船的核心区别。在空间站上,必须有完整的空气、废水循环系统,还需要具有足够大的空间将船员工作、睡觉和私人时间分开,以及必须有附加的洗浴、卫生设备,还得有足够的空间存储水和食物。





     
    “和平号”空间站/Wikipedia

    同时,太空站的对接舱口需要对接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完成人员更替、食品和水的运输、垃圾的卸载、轨道维持等等功能。

    目前,中国发射了天宫一号和二号两个“目标飞行器”,计划在2018 到2020 年之间发射一个类似的“天和”核心舱,未来在这个基础上对接更多舱室,建设有人常驻的“中国空间站”。

    和平号空间站退役之后,也是再入大气层烧毁的

    1986 到2001 年之间,地球轨道上唯一运行的长期有人空间站是苏联/俄罗斯的“和平”号。从1986 年核心舱发射开始,和平号是分成很多次发射,在太空中各个舱室像搭积木一样对接,最终形成完成功能的。

    和平号空间站在1996 年完成7 次发射之后,建设完成重129 吨,长宽高在20 到30 米之间,相当于6 到10 层楼;内部加压舱室350 立方米,相当于一套120 平方米使用面积民房的全部内部空间。和平号可以支持3 名远征队员常驻,最高可以短期驻扎6 人。

    在这期间,和平号使用“联盟”号和美国的航天飞机运送人员,利用“进步”号货运飞船运送货物和卸载垃圾。

    目前在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作为和平号的接替者,比和平号更大更完善。2011 年建设完成之后,国际空间站重419 吨,宽度超过100 米,加压舱930 立方米,几乎相当于三个和平号那么大。功能也远比和平号更完善。





     
    建设完成的国际空间站/Wikipedia

    和平号原来计划的使用寿命是5 年,在获得国际合作之后多次延长,最终决定2000 4 月4 日最终任务结束之后,在受控状态下再入大气烧毁:和平号太大了,没办法保证在再入大气的过程中完全焚毁,为了避免伤及地面人员,最后一艘“进步-M”货运飞船充当减速火箭,多次点燃推进器降低和平号的轨道。在2001 年3月23日UTC 时间05:08 分点燃发动机22分钟持续减速,最终让它在UTC 时间5 点44 分于人烟稀少的南太平洋上空再入,可能产生的碎片坠入大海。





     
    和平号再入时的燃烧的轨迹/Wikipedia 天宫一号体积较小,大概率会在大气中烧干净

    天宫一号重8 吨,长10 米,接近一辆载重卡车的大小。理论上来说,比它重16 倍的和平号都可以燃烧殆尽,天宫一号的产生碎片额概率很小。

    事实上,航天器再入大气层最难的部分就是如何保证不烧掉。

    以地球来说,大气层是绝佳的保护层。进入地球大气的绝大部分物体都会在大气阻力和空气动力加热下破碎成碎块,加速燃烧成灰烬。肉眼可见的流星,就是在大气中燃烧的陨石留下的痕迹。

    对于人造物体而言,因为发动机等结构可能比天然物体更为致密,统计结果显示,重新进入的卫星中大约10-40% 的物体质量可能会到达地球表面。但因为地球表面积大部分是水,又有相当一部分陆地区域人烟稀少,一个人被人造物体砸中的概率小于1 万亿分之一。

    如果人类需要一个航天器平安抵达地面,比如弹道导弹弹头、载人飞船、科研飞船返回舱等,需要一系列技术手段来完成。





     
    冷战时期美国洲际导弹的双曲线锥体弹头外壳/Wikipedia

    以弹道导弹为例,当一枚导弹发射进入太空,经过飞行抵达攻击目标附近,经过火箭发动机的调整就会以几乎垂直的角度进入大气。导弹的弹头会设计成双曲线锥体,用来尽量避免大气的影响,同时采用塑料、树脂、碳纤维等隔热材料保护,保证它能穿过大气,达到攻击地点。

    以载人飞船为例,再入大气的技术手段就复杂一些。载人飞船的体积比弹道导弹的弹头更大,除了要保证它不在大气中烧毁,还需要设计成空气动力学外形,利用大气减速,以保证在接近地面的时候足够慢,以打开降落伞最终落地。





    NASA 猎户座飞船再入的艺术图

    一般的载人飞船,比如神州和联盟号都是罐装的船体,底部会安装碳纤维、树脂做成的烧蚀材料,同时做成特殊的形状。再入大气时,飞船会以特定的角度进入大气,保证大头朝上的状态来减速。电影《地心引力》的最后,有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的详细镜头,同时可以看到其他没有设计返回功能的舱段在大气中烧毁的场景。

    最特殊的是美国的航天飞机。航天飞机比一般的飞船大的多,它除了在底部安装热保护瓦片之外,还需要以大气切线方向呈-5.5 到6.9 度的精确角度进入大气,航天飞机会用底部面对空气,机头上扬,像打水漂一样划过天空。

    大型航天器会有碎片落在地面,但目前没有砸到过人

    人类历史上发生在再入阶段最严重的航天事故是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2003 年2 月1 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执行完成STS-107 任务之后,返回地面时失事。

    在1 月16 日发射时,燃料箱上一片泡沫脱落,砸中了机翼上的隔热瓦导致损坏。正常发射中,这种泡沫通常都会脱落,但从未发生过损坏航天飞机的事故。

    当2 月1 日任务结束时,航天飞机在美国东部时间8 点15 分脱离轨道开始再入。8 点48 分,左翼前缘上传感器记录了过高的温度:在正常情况下,隔热瓦外表面在空气动力学加热下会达到1370 摄氏度的高温,但机身的铝合金结构会被隔热瓦保护。但损坏的隔热瓦导致炽热的气体进入机翼结构。

    8点53分,航天飞机抵达美国西海岸,距地面70 公里,时速超过23 倍音速,此时机翼温度超过1540 摄氏度。地面有人看到航天飞机上有碎片开始掉落。

    8点54分到8点59分,地面有人陆续看到有很多的碎片掉落,同时航天飞机机身上出现了不同寻常的闪光。正常情况下,航天飞机会以明亮的红炽状态进入大气,但是亮度稳定。同时航天飞机的传感器开始出现度数异常。

    8点59分32秒,地面指挥中心接收到了来自宇航员的最后一声通信,任务指挥官只说了一句“收到”,之后信号消失。之后航天飞机的主液压系统开始报错,飞机开始不可抑制的偏航。

    9点00分开始,地面开始观察到航天飞机从头部开始解体,变成大量的碎块。理论上来说,宇航员在这之后还能生存几十秒,但一切都无济于事了。9点05分航天飞机发出一声巨响化作更多碎片。





     
    哥伦比亚号在STS-107 任务后解体坠毁/USA Today

    最终,哥伦比亚号和7名宇航员变成了40000多个碎片,落在美国境内。碎片没有造成地面伤亡。哥伦比亚号产生大量碎片的原因,在于它功能完好的穿过了高层大气,飞机解体发生在70 公里以下的范围,这时飞机的时速已经从最高的23 倍音速降低至20 倍音速以下,大气的动力燃烧效果已经变弱。

    目前,天宫一号因为不受控,坠落的时间将完全取决于它与高层大气的对抗。北美防空司令部预测,它会在北京时间4 月2 日5 时左右在智利海岸附近开始再入;欧空局的预测时间更晚,称会在北京时间4月2日12时左右,于澳大利亚东海岸附近开始再入。





     
    北美防空司令部对天宫一号再入的轨道预测

    届时,地面应该会观察到再入的光芒。目前预测的区域都位于南半球,中国境内不可见。但如果天宫一号在北半球再入,轨道会接近中国领空,届时发出的光芒可能能被肉眼观察到。
    • 天宫一号预计今日坠毁,为何说出事概率是一万亿分之一?
    • 天宫一号预计今日坠毁,为何说出事概率是一万亿分之一?

    尼比鲁(NIBIRU)星球将与地球相撞于2017年10月17日

    宇宙之迷MadKi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6840 人围观 • 2017-09-26 10:40 • 来自相关话题

    【UFO中文网】据国外媒体报道: NASA科学家据报证实,尼比鲁星球将于2017年10月17日或17/10/17与地球相撞。






    2017年Nibiru与地球的碰撞已经预测了很长时间,但世界各地的天体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和天文学家现在已经达成一致,即地球确实会与位于冥王星外面的地球相撞。

    巴比伦天文学中的Nibiru翻译成“过渡点”或“过境之星”,特别是河流,即河道或渡轮,黄道的最高点即夏至点,以及相关星座。恩布伊伊(Euma Elish)的平板电脑5中描述了Nibiru点的建立。它的楔形符号通常是十字架或各种有翼的光盘。苏美尔文化位于今日伊拉克南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肥沃的土地上。

    作为行星路线的最高点,Nibiru被认为是在马杜德确定的巴比伦中牧养像羊一样的星星的总结的座位。作为宇宙统治者的马杜克的这种解释被认为是阿尔弗雷德·杰里米亚斯在巴比伦宗教中的早期一神论倾向。

    自然灾害正在呈指数级增长,天文学家认为,这是Nibiru距离地球越来越近的原因。
    • 尼比鲁(NIBIRU)星球将与地球相撞于2017年10月17日

    据国外媒体报道:宇宙辐射源来自银河系外

    宇宙之迷MadKi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5115 人围观 • 2017-09-26 09:58 • 来自相关话题

    【UFO中文网】阿根廷的皮埃尔·奥格天文台终于有了坚实的证据,表明自然界中最有活力的颗粒来自银河系以外的来源。科学家已经怀疑这几十年了,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确认。





     
    宇宙辐射

    英国天文学家兼天文台联合创始人艾伦·沃森(Alan Watson)说:“我们第一次有证据表明最高能量的宇宙射线是海洋起源的。” 结果是对研究人员的一种救济,在之前对Pierre Auger协作组织十年前提出的关于其起源的说法后来证明是不成熟的。

    国际团队分析了12年的数据资料,发现能量上限的粒子更有可能来自银河系外的天空。研究人员在9月22日发表的“ 科学1”杂志上报道说,这种不对称性与邻近星系的分布大致一致。

    该研究没有确定宇宙射线的各种来源,或者说明如何达到最高的能量。但研究人员希望这是了解其起源的第一步。

    隐形淋浴

    大多数宇宙射线是质子或其他带电粒子,包括像铁一样重的原子核。当这样的颗粒下降到地球的上层大气层并与空气中的原子核碰撞时,会产生一个亚原子粒子的弹片。这些击中了另外的核心并产生更多的粒子,产生了一个看不见的“淋浴”,通常它在地面上散布在许多平方公里的地方。

    为了发现这些阵雨,皮埃尔·俄格斯天文台在阿根廷门多萨省每隔1.5公里处安装1600辆汽车大小的水箱,以覆盖3000平方公里的草原平原。四套望远镜监视阵列上的天空,在无月光的夜晚 - 可以检测到淋浴产生的紫外线的闪烁。从它相对靠近赤道的位置,阵列可以拾取来自整个南部天空的宇宙射线以及大部分北部天空,覆盖了天体的85%。

    为了捕捉到最受追捧的颗粒,天文台需要这么大。用超过10 20电子伏特(eV)的能量检测到宇宙射线; 相比之下,瑞士日内瓦附近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粒子加速器,将质子推向仅为7×10 12eV。然而,宇宙射线越来越少,能量越高。平均来说,10 20 eV范围内的一颗颗粒每世纪只能达到一平方公里的地球一次。

    研究人员研究了能量高于8×10 18 eV的32,187颗颗粒,由观测站从2004年开始至2016年发现。银河的磁场使带电粒子的路径弯曲,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可以随机化方向。但这些粒子比平均水平还要高出来自天空之外的特定地区,这是不在银河系之外的。

    惊喜歪斜





     
    探测站

    法国Orsay核科学研究所核物理研究所的天体物理学家皮埃拉·吉亚(Piera Ghia)说,大多数研究人员预计会出现偏斜,但并不是那么强大,这有助于协调数据分析。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天体物理学家弗朗西斯·哈尔琴(Francis Halzen)同意。“真的很大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惊喜,“Halzen说,他是南极主要的中微子天文台的IceCube发言人。

    当考虑到磁偏转时,皮埃尔·奥格观测台所看到的不对称性与银河系的90兆帕(约3亿光年)左右的星系分布一致,这是俄罗斯天体物理学家西尔维亚·莫勒拉赫阿根廷圣卡洛斯 - 德巴里洛切的Balseiro研究所。

    结果强烈地破坏了银河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作为高能粒子的主要来源。Mollerach说:“最有可能的来源依然是通常的嫌疑犯,”Mollerach说:天体物理现象会产生极强的磁场,在这些现象中,带电粒子可以弹球并获得能量。这些包括活跃的银河核 - 超大质量黑洞,以近光速喷射物质喷流,而恒星爆炸称为γ射线爆发。

    最新的声明与2007年的合作相比是相当保守的。当时,它发现了 27个超高能量宇宙射线(高于57×10 18 eV)之间的相关性,直到那一点,已知的活跃银河核2。本文引起轰动,但结果的统计意义很弱,随着阵列收集更多的数据,很快就消失了。俄罗斯伍珀塔尔大学物理学家卡尔 - 海因茨·坎佩特(Karl-Heinz Kampert)说:“回想起来,我们发表的时间太早了,”

    这一次,球队没有机会:它积累了更多的数据,并相信结果是坚实的,Kampert说。哈尔赞同意 他说:“我认为最新结果的统计学意义并不存在任何疑问。

    现在研究人员有更多的数据,他们将再次试图找出与潜在来源的相关性。该研究的结果应该在几个月内出现。合作计划还将与犹他州的望远镜阵列的一个较小的天文台联合起来,试图将宇宙射线的起源映射到整个天空。
    • 据国外媒体报道:宇宙辐射源来自银河系外
    • 据国外媒体报道:宇宙辐射源来自银河系外

    火星上惊现疑似人工石环阵 引发网友热议

    宇宙之迷MadKi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975 人围观 • 2017-06-22 23:24 • 来自相关话题

    【UFO中文网】据美国媒体6月21日消息,一位UFO猎人在YouTube secureteam10频道上发布一张照片引发网友的关注。照片上显示火星表面上有神奇的石环阵。该照片由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好奇号火星探测器(Mars Curiosity Rover)捕捉到,被UFO猎人发现后发布到网上。
     





     
     
    该视频中,该YouTube用户描述该景象为诸多奇怪的岩石以“非自然的”方式排成完美的圆形。该岩石组成与太阳系中的火星、月球等其他星球火山口上的岩石差异非常大。这些岩石组成近乎是完满的圆圈,或者这是一个更大的岩石构造中的一小部分。这些岩石构造很可能是埋在火星表面下的。

    照片在YouTube上引发了热议,但网友对此持不同意见。一位评论者表示这仅是火山石,另一位评论者则认为这是风蚀后的大圆石。

    火星表面的特征仍使人们感到新奇。例如,今年初UFO捕猎者声称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捕捉到的一张照片展示了火星表面上一个古老的树桩。2015年,UFO猎人还声称好奇号拍到一张类似女性身体的图片。

    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是目前输送到火星最大的探测器。该探测器于2011年11月26日发射,并于2012年8月5日达到火星表面。
    • 火星上惊现疑似人工石环阵 引发网友热议

    马斯克:工作1年等于普通人8年,我要带人类去火星

    宇宙之迷10000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826 人围观 • 2017-06-16 12:21 • 来自相关话题

    【UFO中文网】还记得去年9月,马斯克在国际宇航大会(IAC)上发布的火星殖民计划吗?马斯克当时在大会上发表了题为“让人类成为多星球物种”(Making Humans a Multiplanetary Species)的演讲。当他说到他给自己和SpaceX定下的小目标——10年内发射有人驾驶的太空船到火星时,现场响起一片振奋的惊呼。





     
    就在演讲前的20多天,SpaceX 猎鹰九号火箭在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台上爆炸,但这并未影响马斯克继续发布计划的决心,这次演讲虽留下很多问题待解,但在网络上,人们依然为这个梦想者欢呼。

    时隔9个月,在本月出版的《New Space》杂志上,马斯克的演讲完整报告被编辑为同名论文进行了发表。

    这篇文章对马斯克上次的演讲进行了细化和补充,主要重申了火星计划核心——“星际交通系统”(ITS)的组成,并探讨了如何降低火星飞行的成本和往返火星必要设备的规格。

    再说“星际交通系统”(ITS)。





     
    ITS由一个巨型的的火箭助推器,和一个能够载人、载货到火星表面的巨大的宇宙飞船组成,而助推器和宇宙飞船均由SpaceX的猛禽(Raptor)引擎驱动。

    马斯克说,该引擎还在开发,但它比Merlin引擎强3倍(之前演讲说是2倍),此前的猎鹰9号火箭正是用Merlin引擎驱动的。





     
    推进器将包含42个猛禽引擎,长77.5米,宽12米,它是至今为止历史上最强大的火箭,所以之前马斯克将其命名为Big Fucking Rocket。

    火箭发射时能够装载300公吨的物资,并将它送入近地轨道,如果是可消耗的物资,载重能够达到550公吨。当前纪录的保持者——NASA著名的Saturn V(土星五号)月球火箭,只能“举起”150公吨的物资。

    ITS火箭将宇宙飞船送入地球轨道,约20分钟之后定点降落在地面。马斯克在文章中表示:“因为增加了可操纵推进器,我们实际上可以让推进器返回发射台。”他说,猎鹰9号第一级火箭着陆的精准度越来越高。

    马斯克说,每个火箭可以飞行1000次。宇宙飞船会留在轨道上,当地球与火星对齐时就会飞往火星。每隔26个月地球火星对齐一次。

    每人20万美元就能去火星?如何实现

    关于飞往火星的花费,马斯克去年在演讲中已经将愿景说得很明确——要把花费控制在每人20万美元以内(最终可能降至10万美元)。

    而降低成本的关键就在与起飞成本和运输工具重复利用。如果可以重复利用,每个人前往火星的成本才可以降到马斯克说的20万美元,如果使用现有技术的飞行系统,那么成本高达100亿美元。

    文章提到,殖民计划想要顺利实施的话必须做好四点,首先是运输工具必须能重复利用,接着是飞船得要能在空间轨道上补充燃料,而且燃料需要能在火星上生产,还得要将成本、重续使用性和生产的容易程度通通考虑在内。现阶段 Musk 认为,甲烷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马斯克的一艘飞船计划承载100人,“到(准备起飞的)时候”,这个数字还会涨。ITS将提供一个舒适而有趣的空间,包括无重力房间,影院放映室,自主餐厅以及其他娱乐设施等,出发前会给参加者几天训练。

    这个计划还有让火星移民返航地球的操作,返航时,由9个猛禽引擎和甲烷推进燃料飞行,燃料需要在火星上制造。在运营生涯中,每艘ITS飞船可以完成12-15次深空飞行,每个燃料箱可以飞到地球轨道100次左右。

    马斯克计划,2018年开始飞船准备、推进器和轨道测试,实际飞往火星应该是在2022年年底。

    “哪怕是失败我也必须去做”

    这篇文章再次细化了马斯克雄伟的火星殖民计划,但必须要说的是,这份计划依然留存了有很多待解的难题,比如在火星稀薄的大气层不能提供足够的缓冲的条件下,巨大的飞船如何在火星上着陆?飞往火星的乘客如何避免深空放射性射线的影响?人们居住在火星后物资要一直依靠火箭运输补给?

    马斯克本人也表示,此计划失败的概率较大,但他还是决定尽力做下去。

    关于这份坚持,2015马斯克在YC合伙人Sam Altman专访的时候是这么说的:“某些时候,我所相信的那个东西实在太过重要了,哪怕是失败我也必须去做”、“即便我真的死了,也要确保有人能把火星计划继续下去。”

    马斯克工作1年,相当于普通人工作8年

    或许计划不一定成功,但对于马斯克的效率,我们可以期待,上周《连线》就撰文称:马斯克工作1年,相当于普通人工作8年。

    《连线》举例道:

    马斯克2002年建立SpaceX,开始建造自己的火箭,2008年猎鹰1号成功进入轨道;与之相比,亚马逊2000年宣布这个项目,他们打算2020年达到目标,这时候马斯克6年实现目标,而亚马逊要用20年,工作效率比是6:20=1:3.33;

    再比如整车制造,马斯克的生产线现在10秒就可以生产出一台整车,而平均水平是三分钟,就是180秒。所以工作效率比是1:18;

    电能驱动车领域,雪佛兰从样车展示到投入市场,用了接近24个月,而马斯克的特斯拉用了16个月,工作效率比是16:24=1:1.5;

    建造高铁:加利福尼亚高铁公司宣称他们的高铁可以使洛杉矶到旧金山的旅途距离缩短到3个小时,但马斯克研制的超级高铁可以在30分钟实现这个旅程。工作效率比:1:6;

    自动驾驶汽车:福特公司认为2021年可以投入市场,沃尔沃和Uber的时间表差不多,马斯克则是2017,于是工作效率比是1:4;

    上面的比例加起来算出平均数是1:7.83,接近1:8。

    在效率狂人和梦想家面前,人类成为多星球居民的愿景会提早来到吗?
    • 马斯克:工作1年等于普通人8年,我要带人类去火星
    • 马斯克:工作1年等于普通人8年,我要带人类去火星

    NASA首次启动接触太阳计划 2018年发射探测器

    宇宙之迷MadKi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551 人围观 • 2017-06-01 23:20 • 来自相关话题

    【UFO中文网】休斯敦5月31日电 美国宇航局(NASA)31日宣布,计划于2018年向人类既熟悉又陌生的星球——太阳发射一个探测器,将在距离太阳表面650万公里的外大气层轨道,观测日冕的活动。这将是NASA第一个飞入日冕的探测器,也是人类首次近距离接触太阳。

    美国宇航局31日在芝加哥大学威廉·埃克哈特研究中心宣布,将于2018年夏天发射一个高约3米、身穿12厘米厚碳复合保护罩的太阳探测器。不同于历史上的任何航天器,它将直接飞入太阳外层大气层日冕所在轨道上,距离太阳表面仅650万公里,探索和观测太阳外部,了解太阳风。这将是人类探测器首次如此近距离接触太阳。

    芝加哥大学物理科学系院长洛基·科布尔描述近距离研究太阳的想法如何在1958年的芝加哥大学诞生时表示,“关于太阳风的许多基本问题,仍然没有答案。”

    NASA科学考察局副局长托马斯·祖波森宣布,将这个探测器命名为“帕克太阳探测器”,以纪念芝加哥大学名誉教授、天文学家尤金·帕克,帕克是太阳风科学的先驱。这是NASA第一次以健在人物命名航天器。

    出席发布会的帕克表示,“太阳探测器正在进入一个从未被探索过的空间区域,这很令人兴奋!人们想对太阳风中发生的事情进行更详细的测量,相信会有一些惊喜。”

    “这是我们第一次飞往太阳的任务,”马里兰州格林贝尔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NASA科学家埃里克·克里斯汀指出,太阳探测器的关键问题是能否抵御极端高温。“帕克太阳探测器”将装备厚达12厘米的碳复合外衣,可承受高达1400摄氏度的炽热和辐射,在最靠近太阳的地方以每小时72万公里的速度飞行。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美国国家科学院最近一项研究显示,没有预警的太阳风暴,可能仅在美国就造成两万亿美元的损失,并使东部海岸一年没有电力。NASA指出,近距离探测太阳,将回答一些长期以来困扰着天文学家的难题,有助于揭示太阳的运行机制,了解太阳与行星、地球的关系,提高人类预测太空天气的能力,改善会影响地球生命的主要天气事件,以及协助太空卫星和宇航员的观测。对于太阳物理学而言,“帕克太阳探测器”堪称是哈勃望远镜级别的任务,该计划预计结束时间为2025年6月。
     
     
    关键词:太阳计划,太阳探测器
    • NASA首次启动接触太阳计划 2018年发射探测器

    未来1年5颗小行星将掠过地球,最近一颗仅相隔5.6万公里

    宇宙之迷MadKi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972 人围观 • 2017-05-29 21:37 • 来自相关话题

    【UFO中文网】最近,来自美国太空总署(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一条推文,着实让人心里一紧。
    推文是这样的:在未来一年内,有5颗小行星将掠过地球,并且它们与地球的距离都小于5个月距。
    这里要解释一下月距,它指天文学上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从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是38.4万公里 。
    下图是未来1年内将掠过地球的小行星名单,可以发现最早的是2017BS5小行星,时间是今年7月23日;最晚的是2004FG29小行星,时间在明年4月2日。
    值得注意的是,这五颗小行星中有一颗将与地球距离非常近,它就是代号2012TC4,预计届时月距0.15,约合5.6万公里。






    5.6万公里是什么概念?从北京到纽约的距离约是1.1万公里,那么5.6万公里相当于北京到纽约两个来回多一趟的距离,可以说是非常之近了。
    好消息是,即便如此亲密地掠过地球,但2012TC4小行星并不大,直径只有12-27米,所以不需要太担心。
    • 未来1年5颗小行星将掠过地球,最近一颗仅相隔5.6万公里
    • 未来1年5颗小行星将掠过地球,最近一颗仅相隔5.6万公里

    美国航天局NASA公布木星两极照 布满巨型风暴

    宇宙之迷10000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5194 人围观 • 2017-05-27 23:59 • 来自相关话题

    【UFO中文网】美国宇航局(NASA)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号(Juno)"带回了最近一次飞掠木星极地地区拍摄的极地顶部照片,其中值得惊叹的是堪比地球的壮观巨型风暴。在“朱诺”号的高清镜头拍摄的一组照片中,可以发现木星的两极有一些闪闪发光的椭饼图案,这些图案原来是紧排在一起的超巨型风暴,部分直径可达2800公里,相比于地球的风暴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科学家对这个发现感到十分兴奋,他们认为对木星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朱诺号”在赤道附近探测到厚度达最少350公里的氨气带,氨气带是木星氨气集中的区域一直会延伸至木星云层形成的底部所形成的氨气带,科学家们进一步推断这是循环系统的一部分。新的重力数据表明,木星核心很可能较科学家原本估计松散,甚至不存在。






    众所周知木星的磁场非常强跟大,磁层面向太阳的方向可延伸6亿5千万千米,但是根据“朱诺号”最近的数据显示木星磁场可能较预期中强,据NASA形容木星是一个“复杂、巨大及动荡的世界”,美国西南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博尔顿称,新发现有助重新探讨如何探索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朱诺号”2011年8月5日发射至今已有5年9个月零22天,“朱诺”号预定与木星近距离“接触”最少12次,任务将于2018年2月结束。





     
    关键词:宇宙之谜
    • 美国航天局NASA公布木星两极照 布满巨型风暴
    • 美国航天局NASA公布木星两极照 布满巨型风暴

    月球的身世之谜,至今无人解开

    宇宙之迷MadKi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5474 人围观 • 2017-05-02 22:34 • 来自相关话题

    【UFO中文网】



     
    月球距离我们大约38万公里,作为地球唯一一颗大型天然卫星,月球从古至今被扣上了神秘的帽子,毕竟古人无法抵达月球,就构想出各种与月球、外星人有关的传说。











    不仅中国有嫦娥奔月,在古埃及、古希腊都有月亮之神的位置。自苏联在1959年成功发射月球1号探测器后,我们终于开始接近月球的真相,比如月球有何种物质,月球适不适合人类降落等。即便在阿波罗登月之后,月球的奥秘也没有完全揭开,还有一个谜团至今无人解释。
     
    阿波罗登月宇航员放置的地震仪发现月球内部有不明震动出现,由此导致了月球空心论的出现,既然有这种说法,那么月球是如何产生磁场的。






    主流观点指出月球曾经有高温核心存在,美国宇航局已经发现月球岩石在温度降低到居里临界点之下时被磁化了,而月球的全球性磁场也变得扑朔迷离,最新的研究指出,月球对地球而言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其中关键一点在于月球的不规则轨道促进了地球磁场的形成。
     针对阿波罗计划带回的岩石样本分析发现,月球的磁场之前持续了10多亿年
    我们知道天体的磁场来自核心的液态金属物质循环,月球的月幔深处很有可能还没有彻底硬化。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月球上没有火山活动,因此月核处于固化状态,但这个解释并非无懈可击。日本科学家发现月球内部的软层状态与阿波罗登月留下的地震仪记录的不明月震有关系,关于月球内部的结构问题,至今仍然没有个强有力的解释。连月球的身世都还处于摸索之中,但有一定可以肯定的是,正是月球的存在,为地球生命诞生创造了许多机会,比如清空了轨道、挡住了一些小行星、促进地球磁场形成、潮涨潮落让海洋有了生机,月球确实有它的特殊性。

     
    • 月球的身世之谜,至今无人解开
    • 月球的身世之谜,至今无人解开

    美国科学家发现39光年外的“超级地球” 称可能存在生命

    宇宙之迷MadKi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460 人围观 • 2017-04-22 12:27 • 来自相关话题

    【UFO中文网】国际在线专稿:据英国天空新闻网4月19日报道,正在地球之外寻找外星生命的科学家们认为,在太阳系外发现的“超级地球”是迄今为止最有可能发现生命的地方。美国宇航局宣称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矮行星——谷神星上发现了碳基有机材料,与地球上构成生命的材料相似。






    国际在线专稿:据英国天空新闻网4月19日报道,正在地球之外寻找外星生命的科学家们认为,在太阳系外发现的“超级地球”是迄今为止最有可能发现生命的地方。这颗太阳系外行星距离地球39光年,大约有50亿年历史,漫长的历史足够其进化出生命。

    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首席科学家杰森·狄特曼(Jason Dittmann)表示:“这是过去10年间我见过的最令人兴奋的系外行星。要想寻找地外生命存在的证据,可能没有比它更好的目标了。”这颗行星体积是地球的1.4倍,质量是地球的8倍,这预示着它绝大部分由岩石构成,并且有铁核存在。






    “超级地球”位于宜居带正中心,这个区域非常温和,表面可能存在液态水。它围绕鲸鱼座中微弱的矮星LHS 1140旋转。天文学家们认为,这颗行星很有可能保留了大气层,因为与其他红矮星相比,LHS 1140散发的辐射更少。红矮星则是银河系最常见的恒星。

    最初,这颗行星是科学家们利用智利MEarth-South望远镜发现的,他们注意到当这颗行星经过LHS 1140前面时,后者存在明显的光线暗淡现象。随后对这颗恒星加强观察,并计算其引力后,科学家们证实了“超级地球”的存在。自从1992年发现首颗系外行星以来,宇宙中某处是否存在其他生命的探索从未停止。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在2675个星系中发现了3500多颗行星。






    此前,美国宇航局宣称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矮行星——谷神星上发现了碳基有机材料,与地球上构成生命的材料相似。并且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新地平线号探测器发现证据——冥王星冰冻表面下可能存在巨大海洋。那里的水量可能相当于地球上所有海洋的总和,也可能是生命的栖息地。
    • 美国科学家发现39光年外的“超级地球” 称可能存在生命
    • 美国科学家发现39光年外的“超级地球” 称可能存在生命

    玛雅预言已过,地球还会毁灭么?

    宇宙之迷xiaofensi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5415 人围观 • 2017-03-06 21:56 • 来自相关话题

    【UFO中文网】 霍金预言:地球200年内就会被毁灭人类必须逃走!近日,史蒂芬.霍金表示地球现在非常的危险,出来防止外星人之外,还有现在盛行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最终要的是现在的地区已不足以支撑人类生存,现在的地球就像是危楼,摇摇欲坠,随时可能毁灭,人类只有逃走才是唯一的出路。






      很多人怀疑霍金的语言,声称从1999年和2012年都曾有科学家预言过地球毁灭但都没有实现,这次也或许是子虚乌有,不会发生地球灭亡的事件的,就是危言耸听,像这种事情是根本不可能预言到的,如果没有实现,以后说又会有谁相信那?
        霍金作出这样的预言,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能源越来越少,但依赖新技术的发展,人类还可以进一步开发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人类活动引发的生态破坏,却使全球范围内灾害不断升级。特别是进入2010年以来,灾害频发而有加剧的趋势,多个国家发生地震和火山灾害,我国的干旱、洪灾及地质灾害交替出现。






       现在的地球面临的不只是一些客观的问题,更多的是人类自己,我们人类一直在无止尽的运用开发地球上的资源,这将是导致地球毁灭最根本的原因,人类只有逃走,到外太空才是唯一的出路。
       有学者表示,人类根本不具备能把地球毁灭的本事。火山喷发,恐龙时代,还有好多事件都不足以对地球造成威胁,更何况人类那。有人说地球毁灭可能是生态造成的,自然形成的。例如:






       地球的熔岩之心冷却:地球被保护性磁场所环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磁气圈。这个磁场是由地球旋转产生的,它能够保护地球远离太阳喷射的高能粒子。如果地球核心冷却,我们将失去磁气圈,我们的大气层就会失去保护,逐渐被太阳风吹入宇宙。火星曾经富含水和浓密的大气,但正是这种状况让它成为荒凉之地。
      地球轨道可能太靠近一个流浪的黑洞:黑洞或许是好莱坞第二喜爱的毁灭版本。我们对黑洞了解不多,但是我们清楚它们非常密集,甚至光线也无法逃离。科学家们认为会有反弹的黑洞在宇宙中游荡,因此有黑洞从太阳系中穿过也就不难想象了。黑洞的密度很高,它会像石子穿过空气一样穿透所有普通的物质。黑洞会垂直扑向地面,慢慢将地球吞噬吸收。最终地球变成几乎是无形的个体,和以往一样围着太阳的轨道继续盘旋。






      科学终究是科学,谁都不能跑到前面去看,但我们一定要保护我们的家园,不要亲手毁掉它。
    • 玛雅预言已过,地球还会毁灭么?
    • 玛雅预言已过,地球还会毁灭么?

    宇宙到底有多少维度

    宇宙之迷xiaofensi 发表了文章 • 2 个评论 • 5524 人围观 • 2017-03-03 21:14 • 来自相关话题

    【UFO中文网】  宇宙的定义是时间和空间的总和,时间是一维,而空间的维度,弦理论的描述是9维,M理论是10维。 
      弦理论的定义,它是相对于相对论,弦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某些现象,但是也有问题,很多时候会产生奇异,即得出无限大的结论,所以M理论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人们发现如果用11维来描述宇宙,很多问题就可以解决,不过并没有因此解决所有问题,所以现在大部分科学家(以及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相信宇宙有10个空间维和1个时间维。 






    而我们只可以感受到3个空间维,这个就…… 
    首先如果一个空间低于2个空间维是肯定无法产生生命的,想象一个平面上的二维扁虫,他们无法在第三维上产生正压力,也就无法使自己水平移动,在二维世界,这就是无法移动,最重要的是,扁虫摄入食物只能从哪进从哪排泄,如果再弄个排泄口,我们的扁虫就解体了,这样的生物是如“会把自己分解掉的蛋白酶”一样无法出现的,就算有也不可能进化到一定程度并会很快灭绝 而更高维度人们很难想象,有的书里只含含糊糊给出一句“科学家认为,在四维或更高的维度空间里生命也是不适合存在的。” 
      而我们只能看到三个空间维度的原因是其他的维度都被卷曲在很小的空间尺度内,这是在大爆炸产生时4种结合力的分散引起的.






      用数学来解释维度的,单纯从最原始几何的理解讲,维度可以是任意多的:
    n-维的本质是n个两两垂直的基向量,
    我们的世界里最多只有三条非零向量两两垂直,所以我们称之为三维空间,正如平面上最多只有两条两两垂直的向量所以称之为二维空间,这便是人类最初对维度的认识。
    理论上并不排斥更多互相垂直的非零向量,事实上任意n元数组构成的n-维向量,通过范数的定义,其所在的n-维线性空间是well-defined的。当然维度方面也可以有其他解释,这又要牵涉到“测度”的层面,会出现一些看似奇怪的无理数维度,比如著名的“谢尔宾斯基地毯”、“皮亚诺曲线”等,
    而这种利用测度的维度定义方法,是利用相似比来定义的:
    比如我们知道,把一个三角形三边都扩大至原来的二倍,那么其面积扩大至原来的4倍,满足平方关系,
    把一个立方体边长扩大至原来的2倍,其体积扩大为原来的8倍,是立方关系,我们定义,若一个几何图形,考虑与其相似比为k的另一个几何图形,若后者的测度是前者的k^n倍,那么此几何图形为n维几何图形,因此,具有自相似的谢尔宾斯基地毯,其维度事实上是log2(3)。

      这是一位学者说出他理解中的维度,





      
     1维空间,就是一条线,假设有1维生物的话——虽然我们不理解这种生物如何存在,但假设有的话——它们将是只有长度没有宽度的,也就是一个点或一条线。在1维生物的眼里,它们就是生活在一个没有宽度的管道里的生物,世界就是一个点,由于没有上下左右只有前后,所以1维生物身边没有空隙,它本身就是一个点,也不能更小,所以只能向前移动,除非是得到了推动全宇宙的力量,才能向后移动。如果和我们的宇宙一样,这个世界也是有限无边的话,那就是一个环。
      
     2维空间,是一个面,2维生物的眼中,世上只有长短不一的线段,比如一个正方形,在2维生物的眼里是一个线段,需要围着它走一圈,去测量各个线段的长度和夹角,然后推测它的形状和面积,才能得出结论。但那个结论必然不是我们以为的,如此直观的正方形,因为它们永远看不到全貌,它们应当会形容“这是一个有四条长度为XX的边,各边之间夹角为90度”的物体,我们可以命名它为4*90形。而更复杂的物体,比如一团小学生意义不明的涂鸦,在它们看来,就需要非常高深的知识去测量了,就好比我们随手捏一个千疮百孔的泥团然后求表面积。如果和我们的宇宙一样,这个世界也是有限无边的话,那就是一个球体的表面(注意,不是球体!),类似于地球表面,很难形容形状,在我们看来是个球,但摊开的话2维生物才能理解,不过那是个什么形状?什么也不是,或者说我们怎么去切它,它就是什么形状。

     3维空间,也就是我们的宇宙了,在我们的眼里是一个悬浮着很多星体和其他物质的容器。三维生物和物质由长宽高三个方向构成,在我们眼中,一切物体都是二维的平面,比如我们看一个正方体的骰子,最多只能看到其中三个面,我们的眼睛和光线的配合使我们能分辨出三个面的阴影深浅,从而产生3维的感觉,但只是感觉,而不是真的三维,因为我们永远不能同时看到一个骰子的所有面,也不能看到一个封闭容器的内容物——就好比我们看二维的一个圆圈,可以同时看到它的上下左右,圆圈里套着一个三角形,我们也可以看到,甚至能直接伸手取出里面的三角形而不破坏圆圈的形状。但二维生物不可能直接看到圆圈里面,必须打破圆圈才能拿出里面的三角形。同样,我们想要取出一个篮球里的鸡蛋,必须打破篮球。如果我们的宇宙是有限无边的话,那就是一个超球体,或者说我们难以形容它是不是圆的——因为在我们眼中它没有边际,自然也就无法描述形状。但我们可以使用数学推论,姑且认为宇宙是一个球,一个飞船从某个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航行,最终会穿越那个不存在的边,从另一端出现,然后回到原点。





     
     4维空间——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能够理解四维空间了:四维空间的生物和物质是由长宽高和一个在我们世界不存在的方向组成的,正如我们可以从2维世界不存在的方向,也就是高,去看到2维世界的全貌,而2维生物必须借助数学才能做到一窥全貌,肉眼无法看透一样。四维生物眼中的世界是三维的,它们可以从一个三维中不存在的方向,同时看到一个正方形的全部六个面,还能从那个方向在不破坏物体封闭性的前提下取出物体中的东西,看到物体内部的样子。这对我们来说已经是神了——四维生物可以轻松地从篮球中拿出鸡蛋,从人体内拿出心脏,而篮球和人外表毫无破损;四维生物可以同时看到我们穿衣服的样子、光屁股的样子、我们的皮肤下面的肌肉、我们的血血液骨骼骨髓……我们的一切细节在四维生物眼中都是摊开的。就好像对二维世界来说,无数个二维平面也摞不成三维物体一样,我们的细节无限展开到纤毫毕露,对四维生物来说也不过如此,我们的“无限”对高维生物来说,就是“有限”。再打一个被用滥的比方,我们挥挥手,在二维世界投下一个手的影子,是个二维平面;四维生物挥挥手,便在我们的世界投下一个切实存在的固态影子。我们的手竖着穿过二维平面,在它们的世界便是出现了五
    个近似圆形的,切实存在的物体,然后逐渐合成一个扁平物体;四维生物的手从第四个方向穿过我们的世界,便是一个或多个,不规则或规则的物体凭空出现,形状和体积不断变化,最后凭空消失。如果和我们的宇宙一样,这个世界也是有限无边的话,那就是一个……我们无法理解,完全不能形容的样子,姑且称为屌爆了的超超球体吧!
    综上,也就是说,只有高一维度的生物才能理解比它低一维度的世界的全貌,而对自己的维度,我们只能身在此山中,看不清面貌,好在有数学,即使看不清,也能用公式去看。
      
    5维空间以及之后的不知多少维空间,只能说是方向依次增加,无限宽广自由的世界,而没能力去描述它们。
    • 宇宙到底有多少维度
    • 宇宙到底有多少维度

    冥王星竟由一个11岁女孩命名

    宇宙之迷xiaofensi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709 人围观 • 2017-03-01 14:37 • 来自相关话题

    【UFO中文网】 过去被列为太阳系“九大行星”的冥王星(Pluto),它在1930年被天文学家汤博发现,但在2006年8遭到除名,并归类为“矮行星”。但其实冥王星名字的由来,并非精挑细选,而是英国一名11岁的小女孩,随口说出了“Pluto”一字,自此延用至今。






      人类最接近冥王星(Pluto)的一次!太空总署(NASA)的“新地平线号”探测器在台湾时间14日晚上晚7时49分掠过冥王星,距离只有7750英哩(约1万2千公里),约是美国纽约到印度孟买的距离,并记录下清晰完整的画面,照片上的“爱心”更让全世界惊艳。NASA14日在脸书提到,“经过10年、50亿公里穿梭太阳系的旅程,我们的新地平线号探测器在今天以时速5万公里掠过冥王星,是人类史上最接近的一次,大概是纽约到孟买的距离。”





     
    冥王星上的“冰寒天体”也是有史来以来最清楚的一次,冥王星的直径是2370公里,是太阳系古柏带中最大的天体,不过比月球(直径3474公里)小。 
     冥王星是在1930年由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但它会被命名为冥王星(Pluto),其实是因为一名11岁的小女孩柏妮。她的祖父当时在牛津大学图书馆担任员,冥王星被发现时席卷全球,但当时还没想好名字,1930年3月14日上午,柏妮的祖父正在边吃早餐边看,报导提到这颗新发现的行星还未命名,于是便要柏妮想一个名字。






    柏妮因为对古代神话有兴趣,当下想到罗马神话的冥神(Pluto),便随口说出这个名字。最后柏妮的祖父将这个名字提交给罗威尔天文台,最后获天文台成员票选全票接纳,并于1930年3月24日正式命名。





     
    • 冥王星竟由一个11岁女孩命名
    • 冥王星竟由一个11岁女孩命名

    外星人为什么不联系人类

    宇宙之迷xiaofensi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25860 人围观 • 2017-02-27 15:57 • 来自相关话题

    【UFO中文网】 宇宙中肯定有无数的生命,地球不可能是独一份儿。 那么,他们为什么至今没有和我们联系?






     费米悖论是一个可以很好解释这个问题的理论。外星人为什么至今都不跟地球人联系呢?
     费米悖论不是数学悖论,它相当不严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悖论。所谓“悖论”只是在此刻貌似无法解释,随着科学进步能很快它就不再是悖论了。外星人为什么至今都不跟地球人联系呢?但它是非常有意义的。

    明明是大千世界,浩瀚无边,又为什么如此冷清、荒凉、死寂?

    这就如同你置身于一座规模恢弘、无边无际的城堡,你知道城堡有上千亿个房间,知道它们离你并不遥远。那么为什么从没有人来敲响你的门,为什么你听不到任何人的声音,为什么所有地方都没有他人的痕迹?难道这浩淼的城堡只为你一人而建,难道你是唯一的存在?






    大家都知道,费米提出“费米悖论”的时候,他只说了一句话:Where are they?他并不是在装逼故意少说话让别人去咀嚼去思考,我想他当时一定是太过震惊了,这个简短的疑问句,充满了困惑、难以置信和彻骨的孤独。

    有人把费米悖论揭示的宇宙图景,形容为“大沉默”。千百年来,我们想象外星人、思考外星人、寻找外星人,只因我们不愿相信,人类在宇宙中是孤独的。宇宙的尺度让我们乐观,但星空的沉默又让我们不得不悲观,每一个理解了费米悖论的人,都会感到全人类的孤独压在自己心头。

    费米悖论让人类第一次意识到,我们的确有可能是孤独的。外星人为什么至今都不跟地球人联系呢?






      那么,总结目前人类对外星人为什么不联系我们有几种回答:1、我们是巨大宇宙间存在的唯一生命,所谓外形人只是一场梦幻。
      2、外星人没有沟通电话,更没有什么网络。换句话说,就是他们还没有足够的技术来跟人类联系。
      3、人的历史只是宇宙空间极其微小的一段历史,在宇宙空间的一处,而同时期有另一处文明的概率很小:还有一个假设,也许他们根本不想做我们面上朋友。可能我们听见了也许会不高兴,但自有他们的原因。
      4、人类可能是外星人放到地球上的养的一种物种,例如恐龙,进化那么多年,也没有大的变化,而人类文明也就这么长时间,我们的思维能力都在做变化,他们可能一直都在关注着我们,换句话说,他们是在监视着我们。
    • 外星人为什么不联系人类
    • 外星人为什么不联系人类

    火星上真的有外星人么

    宇宙之迷xiaofensi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6348 人围观 • 2017-02-12 16:51 • 来自相关话题

    【UFO中文网】 火星一直是科学家们想更多了解的星球,火星上有水,是最适合人类迁徙居住的星球。如果说哪个星球上可能拥有生命,毫无疑问大家的第一个答案就是火星。很多人对于火星上有外星人这件事深信不疑,即便我们目前在火星人没有发现任何有关生命,但人们对火星人仍不死心。






     火星上真的有外星人吗?火星上拍摄到有类似女人的生物。
     
      火星照现,长发露胸女外星人。

    NASA火星探测器“好奇号”(Curiosity Rover)所摄照片,经常遭眼尖人士抓到不寻常处。而近日的的一张照片再度引起UFO爱好者热议,因火星影像中似乎出现一名拥有长发与胸部的“外星女性”。
     台湾中时电子报8月5日报道称,专研究UFO的网站《UFO Sightings Daily》表示,根据照片中的影像,这看起来像是一位披着斗篷的女人,而从其胸前的阴影,可推断她拥有一对乳房,而在较明亮的部分,可看见她的两只手臂及长发。
     该报道还称,若这是雕像的话,那它应该会受到严重的风化,但是依据影像中的完整度而言,是“生物”的可能性极高。此外,报道还表示,这名“外星女性”似乎在盯着火星探测器看。






      火星存在“外星人”的质疑已愈来愈多,先前加拿大一名UFO爱好者吉勒(Andre Gignac)曾声称,在NASA所发布的火星照片内,发现“外星人”及“机器人”的踪迹。

      火星是地球的邻居,是一颗类地行星,其温度既不象水星金星那样炽热,也不象冥王星那样寒冷,拥有昼夜四季,是很有可能孕育生命的。除此之外火星还有许多地方和地球相似,其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都和地球十分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想比所观测到的其他天体,人们相信与地球类似的星球拥有生命的概率更大。






     天文学家推测,孕育生命大气层是必不可少的,在众多天体中火星就拥有大气层,虽然十分稀薄,只有地球的1%,但却最有可能有生命诞生。这一报道说明火星真的可能存在生物。
     火星是除了地球以外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的星球。我们不会成为可能,但后辈们会有一天尝试到火星居住的。
    • 火星上真的有外星人么
    • 火星上真的有外星人么

    火星十大秘密

    宇宙之迷xiaofensi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5802 人围观 • 2017-02-10 20:54 • 来自相关话题

    【UFO中文网】火星一直是人类目前研究的重点,多次向它发射飞行物,更试图想登上火星。以下是人类目前了解的火星。






    1. 火星远古时期有水。
      火星上是否有生命?针对这个问题,人们已经争论了几个世纪。天文学家Percival Lowell当年曾经“错误”地观测到火星“航道”,并以为那是火星上的运河。这证明那时的望远镜光学有多烂,因为这些所谓的运河只不过是光影幻像。但是尽管如此,现今已经有多个探测器侦测到能够表明火星远古时期有水的迹象——例如那些位于火星地表和岩床间的渠道和沟槽。
    2. 火星今天还有冰冻的水。
    水是宜居的象征,我们所知的生命几乎都要依赖水。好奇号的任务就是在火星上寻找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现今的火星大气过于稀薄,因此液态水无法大量存在。但是我们已经确认,在火星的两极地区有冰冻的水。而在其他条件合适的地方,也有可能存在冰冻的水。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冰在火星的夏季是否能够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融化成足够多的水,以供微生物所需。
    3. 火星曾有一个更为浓密的大气。
    正因为火星过去有水,因此那时候它的大气必然更为浓密。因此在这几十亿年中,火星的某些地方肯定发生了变化。有一种观点认为,太阳辐射会“剥掉”火星大气的顶层,并使气体分子逃逸到太空中。经历漫长的一段时间后,火星大气的总量就会遭受严重损失。NASA的“火星大气及其不稳定性演化探测器(Mars Atmosphere and Volatile EvolutioN,MAVEN)”已在对此进行研究。






    4. 火星表面有的地方极高,有的地方极深。
    火星引力只有地球的37%,因此火星上的火山就有可能更高,且不致于坍塌。这就是火星上的奥比匹斯山能够存在的原因,它是已知太阳系各行星中最高的火山。据NASA的资料,它的高度约为25000米,占地范围相当于美国的整个亚里桑那州。火星上也有极深的大峡谷,也就是被水手9号探测器发现的“水手谷”。水手谷最深可达7000米左右,宽度相当于整个美国,占到整个火星直径的20%。
    5.火星有两个月亮,其中一个来日无多。
    火星有两个很小的卫星——火卫一(Phobos)和火卫二(Deimos)。它们的构造与小行星一般无二,因此大部分科学家认为,它们就是被火星引力俘获的小行星。火卫一的生命可能极其短暂。在大约3000万至5000万年后,它会坠落在火星表面,或在火星的潮汐力作用下解体。
    6. 地球上有火星的碎片。
    还记得火星的低重力吗?它在过去的岁月里,也和地球一样被小行星击中过。因此产生的碎片大部分落回了火星表面,但是其中一部分会飞溅到太空中。在经历一段漫长而难以预料的旅程后,这些碎片“偶尔”便会落到地球上。这些来自火星的陨石多半含有辉玻、辉橄、纯橄三种成份。NASA的海盗号着陆器上世纪70、80年代对火星大气进行取样分析后,已经部分证实了那些被封闭在陨石中的气体与火星大气确实有关联。






    7. 宇航员假如暴露在火星环境中,将很快死去。
    在火星上取下头盔可不是件愉快的事。首先,火星上相当寒冷;火星中纬度地区的平均气温只有零下45摄氏度。其次,对人类来说,那里几乎没有大气。火星气压只有地球平均气压的1%。第三,仅有的大气成份也和人类所需的氮-氧混合大气不同。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占到了95%,氮4%,氩1.6%,剩下的是极少量的其他成份。
    8. 人类曾以为火星和月球很相似。
    NAS早期的探测器在飞经这颗红色行星时所拍摄的照片,很凑巧地布满了陨坑。这让一些科学家(错误地)认为火星和从未改变的月球很相似。但是自从1971年11月水手9号造访火星,并发现火星被全球性的尘暴所包围后,一切就都不同了。许多奇特的地形因尘暴而显现——如休眠的火山。另外水手9号还发现了巨大的水手谷。从此改变了我们对这颗行星的认识。
    9.火星大气中有甲烷,但是我们不知道它们的含量是多少。
    甲烷可以是生命活动的信号——比如微生物能够释放出甲烷,但是地质活动也有可能释放出甲烷。不过一颗有着活跃的地质活动的行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也会更高。因此科学家一直都想去寻找与火星上的甲烷有关的答案,但是至今为止还没有共识。通过望远镜观测所得的结果每年都不相同,而且有能力检测对这些成份进行详细检测的探测器也很少。好奇号曾经在它所在的区域检测到甲烷的异常升高,但是我们不知道它从何而来,也不知道它是如何产生的。
    10. 火星是探测器扎堆的地方。
    有太多的探测器想要前往火星,因此在此难以尽述。1976年的海盗号是首个火星着陆器。其他如1997年的探路者-索杰纳(首个着陆器-巡视器组合),2004年的火星探测巡视器机遇号和勇气号,以及2012年的好奇号。而这还不包括那些多年来在轨道上对火星进行测绘的探测器舰队,有前苏联的、NASA的、欧空局的,以及印度的。而在未来十年中,更多的探测器还会前来。
    • 火星十大秘密
    • 火星十大秘密

    科学发现,木星上的海洋水量惊人!

    宇宙之迷10000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614 人围观 • 2017-01-09 23:31 • 来自相关话题

    【UFO中文网】如今科学家们越深入研究宇宙太空,对新世界的存在就越来越乐观。






    当我们用望远镜望向宇宙,我们发现同样的物理定律,同样的化学作用,和同样的构成随处可见,宇宙很可能处处有生命。但是我们发现的每个外星世界都有新谜团,遥远的外星世界会不会同时拥有新形态的生命呢?

    在世界各地,科学家扫描夜空寻找外星世界,他们在寻找一种珍贵的液体,其可以把不毛的岩石变成欣欣向荣的生态系统,这种液体就是水。

    地球上的生命相当多元,不是所有生命体都需要氧气,或者甚至都需要阳光来生存,但看来地球上的每个有机体都需要水。






    我们的外太阳系到处是水,但我们发现多数是以冰的形式覆盖在彗星和卫星上,这些地方永远呈现冰冻状态有如永无休止的冬季,气温是北极冬天的十倍低温,但是生命或许藏在冰晶里。就是因为某个行星和地球很不一样,可能热很多或冷很多,不代表那里没有生命。

    其实想想我们自己的星球,在地球上各个地方演化让生命体找到方法生存,地球上的生命找到方法对抗寒冷。

    华盛顿的北喀斯开山脉全年都被冰雪覆盖,那里有很深的积雪。因为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经过几十亿年演化的产物,我们无法得知在太阳系内外的生命是什么样子,我们只能前往地球上环境类似的地方,观察那里的生命状况。






    欧罗巴是绕行木星的67个卫星之一,表面温度可降至摄氏零下223度,如岩石般的硬冰覆盖着表面,但表面也不满了奇怪的痕迹,显示有东西在深层蠢蠢欲动。就在坚硬的外壳之下,有层软冰不断变化,泥泞的水流推动着卫星周围生命所需要的矿物质,创造出一个生命可以利用的富饶环境。

    在贝克山上,科学家也发现一种欧罗巴可能也有的生命:雪藻,这种植物不像一般植物需要土壤才能生存,雪藻可以生长在无覆盖的冰晶上,它们制造出粉色遮光物以避免阳光密集照射。

    贝克山雪藻可以生存在摄氏零下26度的冬季,欧罗巴表面全年的温度比那里冷20倍,但是在地表下约三公里,有个冰穴内的一池水面积比美国五大湖还广。盐在水里游防冻的作用。而地表下30多公里,景观再度改变,冰地变成一处地底海洋,水量是地球所有海洋加起来的两倍,而且是地球海洋的十倍深,这里可能存在什么样的生命?






    贝克山的雪藻已经适应在冰冻世界生存,如果这种生命可以在温泉,深海热泉,雪地和干燥的极地沙漠生存,代表他们的适应力很高。

    贝克山的雪藻是地球的终极生存者,科学家在实验室的显微镜下分析雪藻样本,样本显示出生机盎然,它显示出地球上的生命利用多种适应作用得以忍受极端环境,这些雪藻有很厚的细胞壁。长出很厚的细胞壁协助雪藻细胞在低温环境生存,地球上的各种生命经过各式演化以适应各种生态空间。






    所以如果欧罗巴海洋上有生命,很可能不会只有一种生命,而是非常多元化丰富的生态群。
    • 科学发现,木星上的海洋水量惊人!
    • 科学发现,木星上的海洋水量惊人!

    宇宙天体知识之地球并非圆形!

    宇宙之迷10000 发表了文章 • 1 个评论 • 5739 人围观 • 2017-01-04 23:37 • 来自相关话题

    【UFO中文网】现代天文学认为,宇宙是所有时间空间物质的总和, 是我们这个物质世界的整体,是物理学和天文学的最大研究对象。解释宇宙的科学方法和理论构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宇宙学。时至今日,宇宙学已经成为了一门精确科学。
        在浩瀚的宇宙之下,人类不过是比世间一颗灰尘还小的,甚至快要看不见的颗粒而已。我们从古至今聊聊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古代对宇宙的定义,有西汉的《淮南子》:“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通过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发现我们的宇宙已经膨胀了138.2亿年,但宇宙的直径显然要大于这个数值,最新的研究认为宇宙的直径可达到920亿光年,甚至更大。
     
    人类所观察到的部分宇宙的物件大约是由4.9%的普通物质(构成恒星、行星、气体和尘埃的物质)或“重子”,26.8%的暗物质和68.3%的暗能量构成。重子物质构成星系际的椭圆形 
     
    在宇宙中,地球是人类目前所知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宇宙大爆炸是描述宇宙诞生初始条件及其后续演化的宇宙学模型,这一模型得到了当今科学研究和观测最广泛且最精确的支持。宇宙学家通常所指的大爆炸观点为:宇宙是在过去有限的时间之前,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太初状态演变而来的,并经过不断的膨胀到达今天的状态。
     
    暗物质和暗能量分别通过对普通物质产生的引力作用和推动宇宙做加速膨胀而表明它们的存在。如果暗能量不存在,那么物质间的万有引力作用就不会减慢宇宙的膨胀,但是天文观测表明我们的宇宙在做加速膨胀运动。

       地球原来是近似圆形






        最早认识到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腊人。  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从美学观念出发,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主张天体和大地都是近似球形的。  这一观念为后来许多古希腊学者所继承,被17世纪初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所证实。











        公元2世纪,C.托勒密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行星体系模型地心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周围的行星都以地球为中心,绕着地球转。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为了说明行星运动的不均匀性,提出行星在本轮上绕其中心转动,而本轮中心则沿均轮绕地球转动。1543年,N.哥白尼所著《天球运行论》正式提出了“日心说”观点, 认为太阳是行星系统的中心,一切行星都绕太阳旋转。地球也是一颗行星,它上面像陀螺一样自转,一面又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转动。在中世纪的欧洲,托勒密的地心说由于符合神权统治理论的需要,一直占有统治地位。为了捍卫日心说,不少仁人志士与黑暗的神权统治势力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斗争,付出了血的代价。1609年,J.开普勒的开普勒三定律揭示了地球和诸行星都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公转,发展了日心说,为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打下了基础。  1608年利普赛发明望远镜后,伽利略立即加以改造并指向苍穹。1610年,伽利略发表了划时代的著作《星际使者》,朦胧的银河原来是无边的星海,皎洁的月亮竟然布满了环形山,灿烂的太阳哪知会有黑子,而金星的相位变化和木星的4颗卫星恰恰是日心说最可靠的证。1687年,I.牛顿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使哥白尼的学说获得更加稳固的科学基础。
       
    星系分类
     
    根据可反映星系发展状态的序列号对星系进行了分类,可以粗略地将星系划分出椭圆星系、透镜星系、漩涡星系、棒旋星系和不规则星系等五种。 

    太阳系天体
     
        太阳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它以自己强大的引力将太阳系里的所有天体牢牢地吸引在它的周围,使它们不离不散、井然有序地绕自己旋转。同时,太阳又作为一颗普通恒星,带领它的成员,万古不息地绕银河系的中心运动。  太阳的半径为696000千米,质量为1.989×10^33克,中心温度约15000000K ,年未知年。  如果一个人站在太阳表面,那么他的体重将会是在地球上的20倍。  现代星云假说根据观测资料和理论计算,提出:太阳系原始星云是巨大的星际云瓦解的一个小云,一开始就在自转,并在自身引力作用下收缩,中心部分形成太阳,外部演化成星云盘,星云盘以后形成行星。目前,现代星云说又存在不同学派,这些学派之间还存在着许多差别,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证实。
        地球是离太阳第三颗行星,是我们人类的家乡,尽管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它在许多方面都是独一无二的。比如,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面积大部分被水覆盖的行星,也是目前所知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质量M=5.9742 ×10^24 公斤,表面温度:t = - 30 ~ +45。  英国科研人员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报告说,如果没有小行星撞击等可能剧烈改变环境的事件发生,地球适宜人类居住的时间还剩约17.5亿年,不过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可能缩短这一时。

       关于宇宙的报道有很多种,宇宙让我们有无限遐想,无限可能 。用一个易懂来说说宇宙。宇宙飞船众所周知,它仅在太阳系就很难行进了,而太阳系仅是宇宙的一小部分。

    目前宇宙飞船最高的速度也只有两三万公里一小时。
    光速可是30万公里一秒。
    我们现在的最快速度相当于光速的0.003%。相当慢吧。

    ---

    从地球到太阳,几亿公里的距离,光只需要八分钟。我们的火箭等却需要一年。
    (从地球到火星,也类似)

    从地球到冥王星50亿公里,光只要四五个小时,火箭却好几十年。
    这还是我们太阳系以内的。

    到太阳系内最边缘的地方,比如彗星源oort cloud有多远?大概一光年。
    一光年可是10万亿公里。
    光要一年,我们却要三万年!

    隔壁其他恒星呢,四光年,也要十万年。
    (比如proxima centauri那颗星星,刚发现有个和地球差不多的星球。尽然最近但是去一趟还好那么十多万年时间,)

    更别说其他星系内其他恒星,都几千几万光年的距离,过去一趟还要几千万年。
    其他星系都几百万光年距离,更不用说。

    就算要去最近的恒星,那都要十万年。科技不够发达,当然过不去了。

    ---

    比喻一下吧:

    如果地球跟火星是两个挨在一起的玉米,距离一厘米左右;

    地球跟proxima centaurii那颗最近恒星,距离有多大?
    大概是200、300米。隔壁小区这样的距离。

    到火星隔壁那一粒玉米都要花一两年时间,如何去几百米之远的小区呢?

    根据这个比例,我们银河系有多大?大概是整个地球表面多有国家这样的规模。
    到其他星系,那是地球到月球这样的概念。

    ---

    虽然很悲观,还是有希望。目前有一些技术能达到光速的10%左右。到火星几个小时,到冥王星几天,到其他恒星星系也只有五十年。但是这些处于早起研究,费用超大。我们这一辈子还看不到那种技术水平。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现在太早了。
    科技还在进步,人类会有不一样的创新,科学会慢慢解释这一切。。。宇宙我们慢慢来了解。。。
     
       
    • 宇宙天体知识之地球并非圆形!
    • 宇宙天体知识之地球并非圆形!

    月球上竟发现了一具女尸,而且三只眼睛。

    宇宙之迷xiaofensi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6496 人围观 • 2016-12-30 22:21 • 来自相关话题

       【UFO中文网】 月球上的三眼女尸真的存在么?这一事件曝光后大家就开始浮想联翩,有的人猜测是中国人所说的嫦娥。那么嫦娥怎么会死那?
     






        2009年,美国一人士在互联网上解密了美国宇航局刻意掩盖的真相,1976年,美苏曾联手发射阿波罗-20号飞船秘密登陆月球。

        因为在此前的阿波罗登月和前苏联的卫星均拍到了月球上的远古城市和飞船。阿波罗-20收获巨大,拍到了月球上的史前城市、远古飞船残骸、飞船残骸内的三眼女外星人遗体。美国为了掩盖真相,在其NASA官网上相关区域做了遮盖。

           此次中国的嫦娥二号卫星拍摄的高清影像更加证明了美国人的发现不是伪造,月球上确实有神秘的史前遗迹和飞船。美国官方的消息是阿波罗计划到16号就终止了,全世界皆知。但是视频里显示的是阿波罗20号,也就是说阿波罗计划还有很多次登月是未公开的。之前美国人在月球上发现了一架上亿年历史的飞船,但是一直未公开。

        这个20号的任务就是登陆并探测这架飞船。宇航员在飞船内找到了两句外星人尸体一男一女,并且带回地球一具。据说还拍到了许多史前建筑。
     







        1、这个飞船的体积相当大,大到超出我们想象,这个飞船已经有5亿年的历史了
        2、阿波罗下去之后,进入飞船内部,找到了一具保存较好的女尸,这个女尸眼部有支架链接,是一种放在眼部的仪器,估计是飞船驾驶员之类的。宇航员用手中的工具小心取走支架后,

    女尸 眼中流出了类似黄油的液体。
        3、该女尸有“第三只眼”,长在额头上,什么“松果体”,眼睛不像人类,但体型跟人类很接近。
        4、这个女尸被阿波罗运回来了,在返回地球的途中还拍了一段视频,视频中清晰地看到,这个女尸就放在驾驶舱内,旁边的美国宇航局标志非常清晰
         
        5、这个女尸运回来之后,你们永远也想象不到,这个女尸目前还具有“生命特征”,介于“生与死”之间的状态。
        
        这个三眼女尸到底是谁?她是人类还是外星生物那,她的眼睛,及长相都和人类十分相似。这一谜题至今发现者们也没有给出具体答案

        月球磁场的证据。 科学研究表明,宇宙天体都有磁场,而月球几乎没有磁常科学家认为地球的磁场起源于地球内部的地核。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内核是固态的,外核是液态的。它的粘滞系数很小,能够迅速流动,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产生磁场,地球磁场强度介于0.35奥斯特-0.7奥斯特之间,由埙石的天然剩磁推测其他天体的磁场强度为0.59奥斯特。这就是说,所有天然天体都有磁场,象地球一样,是实心的。而月球却完全不同,根据“阿波罗”宇宙飞船采回的月岩样品及月球表面磁场的直接测量,月球周围的磁场强度不及地球磁场强度的1/1000,月球几乎不存在磁常它内部没有象地球那样的内核,它内部是空的。
      
       月岩的年龄。月岩研究表明,在形成年代上月球略早于地球。月球表面最古老的岩石形成于46亿年前(有的岩石寿命达70亿年),而我们地球上发现最早的岩石的形成时间不过是39亿年。

    并有6种元素是地球上所没有的,这是许多月球起源假说无法解释的。

        很多人大胆的假设说月球是史前人造的,月球实际上并不是我们地球的自然卫星,而是一个人造天体。其实,现在科技界有许多发现表明存在史前文明,在我们人类这次文明以前还存在明

    时期,其发展方式与现在完全不同。既然今天的科学家都能想到在太空中造一面镜子,利用它反射太阳光照到地球上,人类有什么理由怀疑史前人类在太空中造一个月亮的能力呢?国外有许多大胆的科学家已经公开承认存在史前文明,如1970年7月号<<旅伴>>杂志上刊登了前苏联科学家瓦欣和谢尔巴科夫提出月球起源的“巨型宇宙飞船”说,认为月球是一个受智慧生物控制的天体,是外星人将月球改造为中空的宇宙飞船。这在人类看来,已经接受不了,现代科学无论怎样发展,也无法解释月球与地球的起源,更无法认识宇宙的真相。其实,史前人认识到了黑夜给人带来的麻烦,所以造个月亮上去,它可以给地球在夜间带来光明。
        一个小小的月球就有如此多的秘密,更别说那浩瀚无边的宇宙了。宇宙真的还有太多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
    • 月球上竟发现了一具女尸,而且三只眼睛。
    • 月球上竟发现了一具女尸,而且三只眼睛。

    NASA拍到火星南极高清照片 景象奇异惊人

    宇宙之迷MadKi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5319 人围观 • 2016-12-10 23:00 • 来自相关话题

    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12日报道,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观测任务中,利用紫外线成像技术拍摄到火星






    南极上一幕幕奇异惊人的景象这幅图片给人们呈现出火星最寒冷的区域,在干冰的作用下形成了一个个不规则的环形坑洞。乍一看,它就像一条条巨型的虫子。







    照片由NASA的火星大气及挥发物演化任务(MAVEN)中提供的紫外成像摄谱仪(IUVS)拍摄,巨大的火山群上萦绕着厚重的云层。NASA表示:“火星上的很多景色比如河谷、山崖、冰川和火山都与地球上的相类似。”








    科罗拉多大学的大气及太空物理实验室的尼克施耐德表示:“MAVEN在过去的几个月内已经拍摄了数百张这样的图片,部分还是从未目睹过的火星大气层高清图。”








    另外,照片上的波浪图形是了解火星风动向的关键因素,让科学家们有机会研究火星大气中的化学及行星大气循环。云层也是解释行星能量平衡以及水汽储存的重要元素,这次观测将成为探索火星大气日常及季节性规律的宝贵资料。








    云层也是解释行星能量平衡以及水汽储存的重要元素,这次观测将成为探索火星大气日常及季节性规律的宝贵资料。







    照片由NASA的火星大气及挥发物演化任务(MAVEN)中提供的紫外成像摄谱仪(IUVS)拍摄,巨大的火山群上萦绕着厚重的云层。NASA拍到火星南极高清照片 景象奇异惊人

     
    • NASA拍到火星南极高清照片 景象奇异惊人
    • NASA拍到火星南极高清照片 景象奇异惊人

    科学家首次观测到黑洞吞星后“喷火”

    宇宙之迷MadKi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193 人围观 • 2016-09-16 20:20 • 来自相关话题

    【UFO中文网】据报道,去年美国航空航天局观察到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黑洞正在发生猛烈喷发。科学家表示,这是首次观测到黑洞潮汐力瓦解现象,也就是黑洞吞噬恒星后“喷射火焰”的天文现象。






    这是人类首次在黑洞吞噬星体的过程外,观察到黑洞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喷射出类似火焰的物质。此后,NASA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WISE)望远镜所搜集到的资料,在最近发表的研究论文中阐述了这些潮汐力瓦解耀斑(tidal disruption flares)。

    NASA研究报告的主要撰稿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Sjoert van Velzen)表示,“这是我们首度清楚地看见因潮汐力瓦解事件(Tidal Disruption Events)而产生的红外线光,我们观察到有3个黑洞在吞食恒星。

    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则观察到第4个黑洞在进食。”一旦黑洞吞食了恒星,就会释出能摧毁附近一切的庞大能量,其中包括紫外线与X射线。瓦伦指出,这就好像黑洞靠投掷火焰来打扫房间。






    然而,在最强烈的辐射外,距离黑洞数兆英里的尘粒会吸收恒星死亡时所散发的光。接着这些尘粒会以较长的红外波长重新将光发射出去。

    科学家最近观察到,黑洞所发出的几种X射线,似乎就是这种现象的特征。WISE望远镜能捕捉到恒星毁灭所发出的反射光,而科学家可以靠测量恒星原本的耀斑,以及反射光间的延迟时间,来估算恒星遭吞食时释出了多少能量。






    这些研究让天文学家了解,相关尘粒网的确切位置,以及一些它最基本的特性。而这物质不仅是黑洞的外部,更代表黑洞形成核心的银河中心。同时,那也使观察潮汐力瓦解耀斑变得格外有趣,因此它们不仅有助科学家了解黑洞的奥秘,也有助于了解黑洞周边斑斓的漩涡。
    • 科学家首次观测到黑洞吞星后“喷火”
    • 科学家首次观测到黑洞吞星后“喷火”

    宇航局拍到火星表面“蓝色湖泊”

    宇宙之迷MadKi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061 人围观 • 2016-09-16 19:50 • 来自相关话题

    【UFO中文网】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最新拍摄的一张火星表面照片上呈现出一片“蓝色湖泊”,但是欧洲航天局解释称,这个神秘斑块并非湖泊,只是视错觉而已。

    这片蓝色区域位于火星陨坑之中,暗色沉积物质是历史沉积形成的。像在地球表面一样,火星风逐渐侵蚀表面环境,形成光滑、被塑形的岩石,以及涟漪状沙丘。

    火星表面风速可达到时速100公里,强烈的风力足以形成巨大尘暴,持续数天或者数个星期。当火星风侵袭表面,在数百万年时间里使火星表面变得逐渐光滑,消磨一些地貌特征。同时,强风还会堆积沉积物质,惊人的大风会携带深色火山岩和玄武岩颗粒分散至火星表面。

    当深色沙尘堆积在陨坑中,便很容易形成观测到的“蓝色湖泊”。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深色灰尘堆积在陨坑表面,形成从高空角度拍摄的蓝色斑块,犹如一片蓝色湖泊。






    这张照片是由欧洲航天局火星快车轨道器拍摄的,它呈现的是部分阿拉比亚高地,这里分布着不同大小和形状的陨坑。
    • 宇航局拍到火星表面“蓝色湖泊”
    • 宇航局拍到火星表面“蓝色湖泊”

    两年一度火星登陆大戏59天后上演

    宇宙之迷MadKing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4710 人围观 • 2016-08-22 00:57 • 来自相关话题

    奥运赛场已经接近尾声,美国稳坐老大的位置。欧洲的英国排在第二,而中国仅在第三。在航空的赛场上一直也都是美国的天下,欧洲紧随其后。美国宇航局2年后载人登陆火星(链接)。中国将在5年内探测火星(链接)。几乎就是每两年发射一次探测器,探测火星。这次欧洲发射的火星探测器,10月将进入火星轨道。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几乎每隔26个月,地球人都会向火星发射一两艘探测器,这是蓝星人两年一度的太空大戏,而美国宇航局是近20年来火星探测的绝对主角。不过今年例外,因为一个不靠谱的部件供应商,NASA的洞察号着陆器“掉了链子”,发射推迟两年,因此本年度火星登陆大戏被欧洲人抢了风头。








    欧空局火星快车号高分辨率立体相机拍摄的子午线平原,椭圆圈内为斯基亚帕雷利号着陆区域,紧邻机遇号目前所在的奋进撞击坑。

    由俄欧合作的“痕量气体轨道探测器(TGO)”于今年3月离开地球,并将在今年10月中旬进入火星轨道,它携带了一台600公斤重的着陆器“斯基亚帕雷利号”(Schiaparelli),该着陆器以19世纪意大利天文学家乔凡尼·斯基亚帕雷利命名。斯基亚帕雷利号是欧洲第二个登陆火星的探测器,第一个是2003年底失败的小猎犬2号。

    按计划斯基亚帕雷利号将于10月19日登陆火星,着陆地点位于火星东西半球交界处的子午线高原,着陆区域距离目前仍在火星上顽强生存的机遇号火星车非常近,这辆火星车将迎来一位来自欧洲的邻居。

    斯基亚帕雷利号将着陆在一片100千米×15千米的椭圆区域内,这里是子午线高原南部的一片台地,距离赤道很近。从得到的火星地形图上看,该区域表面平坦光滑,适合斯基亚帕雷利号安全着陆。

    十二年前,NASA的机遇号火星车也是在子午线高原着陆的一个陨石坑内着陆的,目前在该区域直径达22千米的奋进陨石坑附近停留了近五年的时间,奋进撞击坑紧邻斯基亚帕雷利号着陆区域的东南方,距离非常近。







    斯基亚帕雷利号与人体的大小比较。斯基亚帕雷利号将在距火星表面121千米高的地方开始进入大气,并将速度从2.1万千米/时降低到最后着陆时的10千米/时,整个过程约6分钟。

    子午线高原已被轨道上的火星探测器研究过很多次,这里的地表主要为粘土沉积物与硫酸盐,它们通常是在有液态水的环境下形成的,暗示该区域在火星古代有水体存在。事实上,在火星快车拍摄的该区域图像上,能清楚地看到南部区域有水侵蚀形成的沟渠痕迹。此外,该地区很多撞击坑内存在众多沙丘,沙丘周围颜色较深,其形状由风与尘暴共同作用形成。

     






    斯基亚帕雷利号着陆火星过程示意图,在脱离TGO之后,会在防热护盾、减速伞、及推进器等设备帮助下实现软着陆。

    斯基亚帕雷利号将验证火星着陆的关键性技术,为2020年欧空局首辆漫游车登陆火星做准备。斯基亚帕雷利号登陆后将依靠电池在火星表面工作至少三天,携带的科学载荷将测定着陆点的风速、湿度、气压和温度等数据。

    斯基亚帕雷利号将首次对火星表面的电场进行测量,这是以前其他探测器未有做过的。此外,它还会对大气粉尘浓度进行研究,为科学家对火星表面扬尘现象中静电的作用提供新见解,这些静电也是触发火星沙尘暴的原因之一。

    目前斯基亚帕雷利号正在前往火星的途中,在10月16日,它将于痕量气体轨道探测器分离。三天后,它将利用隔热罩、降落伞、反推系统以及自身的缓冲结构实现软着陆,整个下降-着陆过程约6分钟。
     视频地址:http://v.qq.com/iframe/player. ... %2522
    • 两年一度火星登陆大戏59天后上演
    • 两年一度火星登陆大戏59天后上演

    嫦娥三号进入第33月夜 获得国际首幅月球剖面图

    宇宙之迷10000 发表了文章 • 0 个评论 • 6065 人围观 • 2016-07-28 22:13 • 来自相关话题

    今日下午,记者从国防科工局获悉,嫦娥三号着陆器于7月28日按时进入第33月夜休眠期,再次刷新国际探测器月面工作时间最长纪录。在此前的33个月昼工作期间,嫦娥三号开展了“测月、巡天、观地”科学探测,取得了大量科学数据。











    国防科工局透露,嫦娥三号开展了着陆区月壤内部与月壳浅层结构探测。首次研制的超宽频带测月雷达,采用“边走边探”方式,获得着陆区月壳浅层330米深度内的剖面结构特性及地质演化图,这也是国际首幅月球地质剖面图。

    自2013年12月成功落月并开展巡视勘察以来,嫦娥三号探测器搭载的8台科学载荷陆续开展了“测月、巡天、观地”的科学探测和其它探测任务,获得各类数据共计7TB。2013年12月16日,中国官方宣布嫦娥三号任务获得成功。地面应用系统及时向包括港、澳在内的全国上千家高校和科研单位发布了这些科学探测数据及最新的探测图片和相关视频,极大地推动了国内外认识月球、研究月球和利用月球的探索热情,并取得了大量创新成果。






    据介绍,研究人员在月球浅表层地质结构、月基天文观测以及地球等离子体观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科学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在SCI、EI类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100余篇,重要成果相继发表在《science》、《nature》和《美国科学院院刊》等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上,有的还成为其封面文章,带动了国际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和应用发展。
     
     
    • 嫦娥三号进入第33月夜 获得国际首幅月球剖面图
    • 嫦娥三号进入第33月夜 获得国际首幅月球剖面图